CN EN

分享

多位教授出席“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特展研讨会 针对德国现代设计深入讨论
2023.02.23

2023年2月21日,为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在德国联邦外交部、德国驻华大使馆的积极支持,以及国家文旅部和教育部的积极帮助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维斯滕罗特基金会,特别策划并举办“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特展。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展览展至4月16日结束。

开幕式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致辞时表示,本次展览是国际博物馆专业领域的多方资源共享与多元文化整合的一大盛事,亦为中德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增添了新的范例。我们希望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为观众呈现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提供现实参照,进一步将专业教育实践融入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设计史研究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德国驻华大使馆大使傅融(Dr. Patricia Hildegard Flor)致辞时谈到, 借中德建交五十年之机,为中国观众了解德国开一扇小小的窗口,但因防疫限制,这个项目直到现在才得以落实。它不仅以设计为主题,也展现了两个德国共存这一特殊历史阶段,这段历史对今天的我们仍意义非凡。感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坚持共同举办这个展览。艺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它促进不同个体、国家、文化之间的接触,发现共同的兴趣并开展对话。兔年刚刚开始,十分希望开展更多类似的项目。

原清华美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展览学术主持杭间致辞,他谈到,正如他在展览前言中所说,作为展览学术主持,只是想为中国观众做个导览:据他研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德国设计对中国近代工业制造和设计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经济体制的不同转型,使中国设计界面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同的境遇,因此东西德现代设计究竟有何得失,对中国是一个绝佳的借鉴。西德的设计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东德的设计,50年代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曾派出留学生,由此产生了丰富的交流,因此这次展览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凡的案例。希望中德设计能有更多的交流。

本次“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展览,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展览特别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方晓风、王辉、吴诗中、张敢、陈岸瑛、杭间、周博、周榕、赵健、程文婷共十位专家学者,在现场针对德国现代设计延伸出来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连冕、林家阳也通过线上方式参与研讨。学术研讨会由杭间主持。

研讨会现场

原清华美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杭间主持研讨会并发言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副院长方晓风发言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教授吴诗中发言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教授张敢发言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教授陈岸瑛发言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教授赵健发言

展览展出战后德国设计作品300余组/件,包括迪特·拉姆斯、汉斯·古格洛特、鲁德夫·霍恩、玛格丽特·雅尼等杰出设计师,以及哈勒艺术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奥芬巴赫设计学院等机构的设计作品,涵盖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时尚、纺织品和首饰设计等诸多门类。

设计是德国工业与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也是大众延续至今的日常表达方式。展览力图通过不同功能的设计案例,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因素紧密交织的景象,探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设计理念与实践领域的差别及相似关系,从而勾勒出战后德国设计史的全景。

展览现场

(摘编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 2024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

100084

© 2024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