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日前正式向公众开放,一件件生动的美术作品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展品中有三幅画作来自一对父子,这就是已故现实主义国画大师王盛烈的代表作《八女投江》和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王铁牛教授的油画《1959——大庆石油会战》《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在党史馆展出
《八女投江》融入王盛烈浓烈情感
“我和父亲的作品能同时在党史馆展出,这确实是一份荣幸,也是历史的巧合。”王铁牛回忆,建党95周年时,他创作的油画《1929年刘少奇同志在中共满洲省委》就曾与父亲的《八女投江》一同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而他之所以走上历史画这条创作道路,也与父亲的潜移默化密不可分。
王盛烈的中国画《八女投江》是当代美术史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它根据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为了不被敌人活捉而集体投江的真实故事绘制而成,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画面定格在八位女战士相互搀扶走向大浪滔滔的江水之中这一瞬间,把女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出来。
《八女投江》在党史馆展出
王盛烈出生在旧社会,8岁时经历了“九·一八”事变,持续14年之久的沦亡之痛,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王盛烈兴奋地拿起画笔,画了很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宣传画,并亲自把这些宣传画张贴在街头。
1949年初,王盛烈参加了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的抗联斗争报告会,第一次听到“八女投江”的悲壮故事。八位抗联女战士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让他十分感动,并决心把她们描绘出来。于是,他开始广泛地搜集“八女投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做了大量素描、速写等案头工作,并对历史资料认真研究、反复推敲,不断加工修改,最终在1957年完成了这幅作品。
“用中国画来描绘重大历史题材,此前几乎没有,因此《八女投江》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王铁牛表示,“有人说这幅作品父亲酝酿了八年,但是他自己说,从1931年东北沦陷那一天开始,这件作品就有了它的情感基础,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之所以能创作好这幅作品,是投入了自己生命中最艰难的人生体验和情感。”
工人出身让王铁牛对大庆题材情有独钟
受父亲王盛烈和母亲吕复慧两位美术教育家的影响,王铁牛从小喜欢画画,也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但艺术这条路,王铁牛走得并不轻松。
他18岁就下乡插队,1972年抽调回城,成为沈阳电器开关厂的一名车工。“那时候厂里经常开展劳动竞赛,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常常翻倍完成生产定额。”工作之余,王铁牛背着画板到处写生,有时候就在车床后面给工友们画速写,还负责厂里的板报工作。
1977年春,还是一名普通工人的王铁牛创作了油画《周总理和大庆工人》,并幸运地入选了当年的全国美展。正是对工人生活的熟悉,帮助他走上了艺术道路,也让他和大庆题材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7年,王铁牛受邀为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创作作品。他利用这次机会,全方位实地考察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创业历史,不仅深入到石油工人中间,还与钻井队老队员座谈,了解那些艰难岁月中的感人事迹,并尽可能地收集创作所需的人物、环境、道具等第一手形象和物品资料,创作了油画《千军万马会师大庆》。
2019年,当他接到为建党百年创作美术作品的任务时,主动选择了大庆题材。“为了这次创作,我再一次走进大庆,画石油工人肖像,参观铁人纪念馆和当年油田的历史遗迹,并反复观看相关纪录片,寻找适合的视觉形象。”很快,新的创作思路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从动笔到完成,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王盛烈王铁牛父子合影(1999年)
“《千军万马会师大庆》偏重场景刻画,而这一次的《1959——大庆石油会战》更注重形象塑造。”在长6.8米、高3米的画作上,早春的东北大地白雪皑皑,铅灰色的天空与遥远的地平线之间,横过一道清晨的曙色,中东铁路一个沉寂许久的俄式小火车站——萨尔图,成为了一个历史交汇点。画面中央,王进喜带领的一支创业大军正从祖国各地赶来,他们是石油工人队伍、成建制转业的军人、石油科研院所的工程师和大学毕业生们。
王进喜手里拎着的马灯、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的网兜、工人腰间别着的搪瓷缸子……这些细节都经过王铁牛的认真考证和推敲,他强调,“历史画一定要还原历史的真实。”就连画面中伸向天际的老杨树,也源于他在大庆拍摄到的真实场景。为了让画面更具动感和层次,他让鲜红的旗帜在寒风中舞动,蒸汽机车的车头喷出朵朵白烟,远处的起重机正举起高高的臂膀进行吊装作业,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绘制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俄罗斯艺术大师的作品,苏里科夫的《近卫兵临行的早晨》《女贵族莫洛卓娃》,列宾的《库尔斯克省的礼拜行列》,深沉、凝重、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势,始终是我喜欢追求的艺术感觉。”曾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留学的王铁牛深受俄罗斯现实主义学派的影响,他笔下的老一辈石油人眼神坚定、步伐有力,在艰苦岁月中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呼之欲出。
亲赴朝鲜考察三次绘制抗美援朝题材
走在党史馆的展厅中,不少观众被油画《上甘岭战役》深深震撼,这幅长6.75米、高3米的作品,将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永远留在了美术史上。
1950年出生的王铁牛,是听着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长大的。1978年,在同时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和入伍通知书时,他毅然选择了参军。1982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的王铁牛曾参与过抗美援朝题材话剧《彭大将军》的排演绘景工作,那是他第一次用画笔描绘这段历史。
1991年,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筹建时,请王铁牛等7位画家创作一件长132米、高16米的巨幅油画《清川江畔围歼战》。为此,他们赴朝鲜考察半个月,访问了8个城市。“我们参观了抗美援朝昔日的战场、平壤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板门店的三八线……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朝鲜战场的实景、志愿军的形象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还找来相关书籍、史料、录像资料深入研究。经过两年的创作,这件作品全景式地描绘出志愿军成功堵截企图南逃的美国侵略者的场景,广受好评。十几年前,他又受南京军区之邀创作了历史画《上甘岭·1952》。
12年的军旅生涯和几次相关创作经历,都为王铁牛这一次绘制《上甘岭战役》埋下了伏笔。“我的目标是既要去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又要很好地展示上甘岭战役的宏大空间环境,力图较全面地展示战役级的战争图景。”
“中美双方都投入了数万兵力,在3.7平方公里范围内激战43天,倾泻了数万吨的弹药,可以想象,上甘岭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完整的,所以我在画面上着重表现了焦土满山、树木尽毁的景象,突出战争的激烈。”围绕坑道战这一特点,王铁牛构思了志愿军战士坚守阵地为主要情节的画面,设计了壕沟沿山坡蜿蜒极远的多层次布局,充分利用烟火渲染气氛,营造出宏大的战争场景。
“军人出身是我的优势,画面中主要人物的战术动作都是我自己做模特的,请家人拍摄后用于参考。”对志愿军战士的衣着、装备和武器,他也都一一考证,力求做到基本准确。“人物形象设计是整个创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把志愿军战士们勇敢向前、不畏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刻画到位,是我努力追求的。”
从《八女投江》到《上甘岭战役》,再到《1959——大庆石油会战》,王盛烈、王铁牛父子两代人用画笔接力,描绘出建党百年来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我和父亲都是共产党员,我们的艺术都要为国家服务。”王铁牛深情地说,“父亲的艺术方向就是我的艺术方向,这是一种有血缘的传承。”
(图、文: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