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睦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
色彩是审美判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认识,对色彩关系的判断,在审美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本期线上美育研修班,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李睦老师用非常具有哲理性的思考为我们分享了关于色彩的审美,李老师有多年的绘画创作和艺术教学经验,他从审美与色彩的关系入手,让我们理解对色彩的审美判断,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概念化的;是千变万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下文字由学生根据教师授课内容整理,用于学术交流。
1
主要成为次要和次要成为主要
我们很自然的会认为绘画中的色彩是有主次之分的,那主要和次要一定是对立的二元因素吗?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甚至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主要可以变为次要,次要也可能变成主要。当我们对色彩主次关系的观念开始松动,能更相对地看待主次关系,画画的过程就会变得更自由,也能更轻松地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更包容地欣赏那些我们看过或者没看过的艺术作品。色彩就像一个万花筒,是千变万化的,它的丰富与多样性要求我们在处理色彩的主次关系时要灵活自由地转换,而非陷入对色彩强烈的概念化和经验化的僵化思维状态中。色彩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等级之分,只有对色彩的一视同仁才能最大限度解放我们的色彩观念,获得更多新的体验和感受。
如果色彩没有高低贵贱,自然也就没有主次之分。我们可以来看看法国艺术家妮基·桑法勒的一组雕塑作品。三位舞蹈中的女性,黑色、粉色、黄色,所有颜色都是相对的,是相互关联的,这些颜色包括它们身上五颜六色的泳装,如果去掉任何一个,整个画面都会失去平衡,说明这些颜色之间是相互关联、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我们再来看这组作品中色彩的主次,其实也是相对的,一方面每个人认为的主要色彩和次要色彩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色彩的主次也会发生变化。艺术家通过一组静态的雕塑作品呈现出一个持续性变化的思维过程,而这种不断变换的主次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分析和思考以及比较研究就是一种审美判断——即自由地、相对地使用颜色,不绝对理性地概念化地使用颜色,并善于在色彩的变换和不确定性中寻找自己的规律。
2
相对的真实和绝对的真实
色彩中的真与假又是一组对立的概念,但面对这组关系,我们同样需要用更多元更相对的视角来看待。与主次关系一样,我们认为的真实或不真实的色彩,往往会被认知的局限所束缚。例如,我们会认为写实性绘画中的色彩就是真实的色彩,而表现性、装饰性、抽象性绘画的色彩则可能是不真实的。其实,色彩的真实只在瞬间是真实的。真实是一种绘画视觉,我们看一幅画,或是看自然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许多瞬间连接而成,这个连接就涉及到时间性,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中。所以真实只是瞬间的真实,现在看是这一段真实,再眨眼,可能就变成下一段真实或者说是真实的另一部分,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另外,真实只是对个人是真实的。在绘画艺术中,不同人感受到不同的真实,也就画出不同的“相对的色彩”,比如野兽主义的色彩,如此狂野地直接将调色盘上的颜色呈现在画面中,那是他们认为的真实,是他们喜怒哀乐的真实写照。梵高画出的是他自己的真实色彩,虽然当时的人们未必能接受,但今天的我们已经普遍接受他的真实。
面对色彩的真实,如何松开铁链,获得自由,我们可以来看看吴冠中的作品。其实他的绘画非常主观,他能自由地运用自我理解的色彩,不拘泥于客观看到的色彩区域进行表达。画面中白墙黑瓦非常鲜明,但是江南水乡的白墙真的有那么白,瓦真的有那么黑吗?相比较真实情况,吴冠中画中的白与黑显得并不真实,但是,相比故宫的红墙绿瓦,它又恰到好处的能代表江南水乡的特色。
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教学,相对性地去认识色彩、运用色彩,已经成为我们在审美判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画出“相对的色彩”,才能收获艺术的自由。
3
共性中的个性和个性中的共性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是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教学中一定会涉及的关系,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到底是谁作用了谁?是否也存在一个转换的过程?艺术中有共性也有个性,但是,所有共性规律都是从个性开始的,也就是说,先有个性再有共性,先有个人认识,再有群体共识。共性的规律仅在认识里,共性规律的意义是能够让人更系统更快捷地理解艺术、学习艺术。同时,共性规律也为个性的再一次生成而存在,因为所有的个性生成都是在已有的共性规律基础之上的探索和超越。如果不能超越规律,规律就会变成枷锁,会起反作用,不仅不能引导人们更快地理解艺术,还会阻碍人们接近艺术。个性来自每个人自身,个性的尝试就在画面中。个性要突破和超越共性,就需要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尝试,作为个体身份进行内在自我情感的表达,你会发现自己偏爱用什么样的色彩来表达,你的身份感和认同感也都会变成一块又一块具体的色彩,清楚的意识到它们之间的搭配组合。
从个性到共性的转换,我们可以来看看大家熟悉的莫奈作品。莫奈总是会画同一个地方,但是用不同的色彩去表达,在当时,这是他非常鲜明的个性,曾经被主流共识所排斥,但如今已经融入在社会公众的共性认知规律里了。
让色彩“超越规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从个人的独立思考开始的,你的独特性就是你的个性创新之处。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艺术教育是否教了太多共性规律而沦为技术教育?艺术教育中的个性教学,到底需要我们教给学生什么?
4
主观也有客观和客观也有主观
艺术创作伴随着大量的个体经验,但真正敢于谈自己体验的人并不多,其实不是没有体验,而是不敢确定自己的体验是否对。想要找到对的依据,就需要把握艺术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主观的判断带来客观的表达,客观的表达也带来主观的结果。关于主观和客观,同样需要我们相对地去看待。很多时候,客观并非我们想的那样客观,主观也并非我们想的那样主观,所有的主观表达最终都是一个客观的结果,是现实的一部分。绘画创作是一种经由主观达到的客观效果,而不能说是绝对客观或绝对主观的作品。反之,想要画一幅绝对客观的画,也并不存在,无论用多么现实主义的手法,都还是你对于世界某一事物的理解,结果仍然是主观的。色彩体验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表面看来是材料变化的一种体验,但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体验。这种被推动是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来自对自我的认知,对色彩的思考和认知。
莫兰迪的作品,完美地把主客观因素融为一体。在他的作品中,看似客观的瓶子,又是主观观看基础上的表达。比如他在关注瓶子的同时,更关注瓶子和另外两个长方体形态的缝隙。他关注瓶子高矮胖瘦的同时,还关注它们之间相互依偎的关系。所以,主观离不开客观,客观也离不开主观,主客观的共同作用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艺术创作最辉煌的结果。
现在的艺术创作中,存在一个问题,要么是脱离了主观认知的所谓客观写实,要么是大肆宣泄自己的主观性却没有跳出客观的范围,研究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绘画色彩中的运用,成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5
感性支配理性和理性支配感性
感性是在绘画过程中的有感而发,理性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表达,感性和理性始终是在一种交织的状态中呈现的。感性和理性对艺术创作的意义,依然离不开相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互作用。绘画过程往往是由感性开始,再介入理性思考。当创作灵感到来,我们会本能地去感受并用色彩和线条在画面中表现出来,整个过程总体是偏感性的,但是当这样的创作数量累计达到100幅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用笔规律、用色规律、构图规律。此时就需要我们用理性去认真思考和对待这些规律了,因为理性分析和先前感性的感受力表达同样重要。另外,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感性也是靠不住的。只有经过理性分析找到规律后,才能更深刻的认知感性的感受力,最终生成某种技术或风格。而在下一阶段,才会去回避这种技术或风格,让新的感受呈现,再介入理性分析,又形成新的规则和方法。所以,理性和感性是相互支配的,脱离了感性的理性分析是一种僵化的理性,脱离理性的感性也是靠不住的感性。
当我们相对地去认识色彩,平衡好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就能进入到“色彩的思想”之中。勃纳尔的绘画作品中,他对色彩的理解、认识、感受和表达已经自成体系,他可以自由地对待色彩的主次关系,轻松驾驭真实与否的转换,也能很好地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这种色彩表达的过程很自然的创造出自己的“色彩思想”,因为他在用色彩来表达自己。
现在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常常用绝对的理性来支配教学,甚至抑制感性思维。在没有经过足够量的感性积累,仅仅通过几个星期画一张石膏像就来评判对或错,这本质是一种害人的艺术思维。如何让学生真正达到色彩的自由,绘画的自由,需要更多老师在艺术观以及艺术教育观上达到新的共识,不同的价值观将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6
从整体到局部和从局部到整体
关于整体和局部,在艺术教育中是老师们常常被诉诸口头的概念,但关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我们是否有足够多的思考呢?接下来探讨的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首先整体和局部不是对立的,它们彼此不能分开,从局部到整体还是从整体到局部,甚至代表了东西方两大文化艺术体系的特点。东方绘画是从局部开始,最终走向整体,比如画人物是从眼睛开始,再到鼻子、嘴巴、整个脸再到全身一直画到脚,整个过程是从局部与局部的衔接来推进的。而西方绘画反之,先整体规划,搭一个大框架,再慢慢填充局部直到完成。东方绘画中局部是开始,西方绘画中局部是终点。但是,色彩既是局部又是整体。无论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只要涉及色彩,都会有第一笔和最后一笔,第一笔就是局部,最后一笔就是整体,每一笔都是密切衔接的,局部和整体从一开始就没有脱节,第一笔就定下来色彩的基调,就像音乐一开始要定下是C调还是A调。这也是我们通过绘画获得自由的一个过程,无论是从整体到局部,还是从局部到整体,都是一个呈现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世界的完整过程。只有将这个过程呈现出来,才能称之为创作,否则只是再现眼睛看到的色彩。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他们对于色彩的认知已经被全人类理解和接纳,但这些其实是他们在大量感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性分析思考以后得到的共性规律。如何挖掘我们这个时代的个体经验来带动整个社会的认知更新,成为我们的时代课题。
当前从国家到社会乃至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美育,但不得不承认,真正能够解放思想,促进创新,有益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美育观念还有待普及。李睦老师在本次美育研修班上关于色彩的思维和审美之间的相对性关系探讨,大大拓展了我们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认知视野,曾经在脑海中固化的那些对于色彩以及审美的认知开始松动刷新,有了更多自由呼吸的可能。当我们可以更相对性地去处理主要和次要、真实与否、共性和个性、感性和理性、整体和局部这五组关系,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我们会发现整个艺术世界被打开了,变得更丰富多样,更灵活自由,也更创新有趣。教育创新来自观念的更新,只有当我们的艺术观和教育观得到更新迭代,才有可能真正带来实践的创新,我们每一位美育老师需要做的是打破重建,更新理念,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美育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如何保持相对性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事物,如何在艺术创作中保持自由的状态,在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以更开放、更自由、更多元、更创新的方式汲取艺术中的能量,全面地发展自己。
(图、文: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