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__local/7/A1/1E/A13E9884F697B82E864DCBF81DA_062E95E7_9FCC.gif?e=.gif)
-经典设计,源于经典意识-
![图片 图片](/__local/8/5F/AA/746FD9DCEBE02F3E83CC76F4B07_50234742_170F46.gif?e=.gif)
2021年8月,读者出版集团在《读者》创刊四十周年之际开放了全国首家插图艺术馆——《读者》插图艺术馆。
去年底,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王红卫教授设计团队受读者出版集团插图艺术馆馆长任伟先生邀约,开始着手创作《读者》插图艺术馆的标志,并于2021年6月设计完成。
![图片 图片](/__local/A/B4/45/8AD67EB6AD07AA8979D5EC5EF78_2C1CBE57_48342.png?e=.png)
艺术总监
王红卫
标志设计
Louisa吕
字体设计
林琳
应用延展
刘星池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属综合类文摘杂志,始终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创刊40年来,《读者》杂志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图片 图片](/__local/9/36/30/F6FBA4B85D5C79235FCB2841780_FE47BD18_87E5.jpg?e=.jpeg)
∆ 2021年《读者》杂志
《读者》插图艺术馆馆内藏品均为《读者》创刊四十年来的插图精品,涵盖95位知名画家的460多幅作品。四十年间,《读者》沉淀了一批批优秀的插图艺术家合作共荣,一期期的杂志中,插图与文字交相辉映,积淀出了独有的艺术风貌,蔓蔓日茂,芝成灵华,这也是一本杂志能历久弥新的深厚底蕴和活力源泉。
书籍艺术家张守义先生曾用“文精图美”四字来评价《读者》杂志。插图传达出文字蕴含的美感和语境,同时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现自身之美,然后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插图艺术馆的标志设计从“美”字入手。
![图片 图片](/__local/1/54/2F/FC2347BA2B6BC737B3463353183_B1376F91_F3FA.jpg?e=.jpeg)
∆ 著名画家李宝林先生为《读者》插图艺术馆题字
![图片 图片](/__local/3/80/50/770BBF0C5C4F1F8274E8775D4B5_52617160_5D13.jpg?e=.jpeg)
标志设计含义解读
![图片 图片](/__local/6/8D/C7/C4EB19A61198B8C010F37CF4AE0_DA6E9F27_607C.jpg?e=.jpeg)
其一,将“美”字进行图形化处理并演绎成蝶,将鲜活、灵动之气注入,似美丽的蝴蝶在舞动。
![图片 图片](/__local/5/DD/48/3BF0F202086F9871652504B74A3_94F602F6_3BAB.jpg?e=.jpeg)
其二,插图艺术依属于文字,游离于文字,又不脱离文字。插图放飞了读者的阅读维度,似不断线的风筝在空中摇曳,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言:艺术根植于生活,不脱离生活,又高于生活。
![图片 图片](/__local/3/B6/D2/2AFC5F4CE263BA50E0C9DC8FDE4_CA1DF08F_4AD8.jpg?e=.jpeg)
其三,《读者》杂志的标志“蜜蜂”是由陈汉民先生于1994年设计而成的,标志中寄托着陈先生的巧思。《读者》杂志为读者们采集知识之蜜,提供精神食粮;插图艺术馆的“蝴蝶”,是美的化身,为优美的文章搭配美轮美奂的插图,令读者遨游在文字世界的同时也增添视觉的享受和想象的空间。
如果说“蜜蜂”是辛勤和奉献的代名词,那么“蝴蝶”则象征着美和飞翔,二者相得益彰,两个标志在内涵上产生关联,同时也是对前辈设计思想的传承。
![图片 图片](/__local/0/70/24/4657CCD5D860180E27D93C9F2DA_242DC4C9_CEC7.jpg?e=.jpeg)
在标志造型上,既保留“美”字的可识别性,又兼顾蝴蝶造型的美感,在整体对称结构中加入变化,并保持均衡。色彩上选用富有层次的绿色,在应用中易于延展。
![图片 图片](/__local/A/CE/24/460FFF4BAAA638E140C70E32782_763A09A1_17965.jpg?e=.jpeg)
∆ 陈汉民先生指导标志设计
![图片 图片](/__local/2/F7/6E/B7F4F17DD136382E3BC5B613EB0_F21B35A4_1E9C7.jpg?e=.jpeg)
∆ 设计小组研讨设计方案
![图片 图片](/__local/8/B6/19/7E2924F773ABDA362C56B363072_B25B4CB5_FE0E.jpg?e=.jpeg)
∆ 前期设计草案:李明山、袁也、张琰、陈卓然等
设计应用
![图片 图片](/__local/E/BB/51/512E55933D0BC9F1B3ED0F77A50_3758DB41_28742.jpg?e=.jpeg)
![图片 图片](/__local/5/F4/04/22D9466F76E9B884C2C5016CEF4_78E0F935_12EA0D.png?e=.png)
![图片 图片](/__local/C/FB/88/26074910F58FCBBD132B31F5F50_BA0762C5_155D2.jpg?e=.jpeg)
![图片 图片](/__local/E/F9/E3/724AE14684B70788CCB65902C3B_F77D5C51_910B.jpg?e=.jpeg)
![图片 图片](/__local/0/24/3E/C2D3D22B110A8548AB4E36C638C_4F5388EA_B9D23.png?e=.png)
![图片 图片](/__local/7/A1/90/55272352DB6780E9D90B32FD23A_12236E70_7473.jpg?e=.jpeg)
![图片 图片](/__local/E/8F/A3/C48D6B809C2166FFEBB2990833D_63BFFB9F_7AC7.jpg?e=.jpeg)
![图片 图片](/__local/D/07/C3/E340C5CFB05529A5F25A0F6BD84_6F9FA760_45D8.jpg?e=.jpeg)
![图片 图片](/__local/F/6D/9E/F7C0662362EA631E1C5F7C6A10D_49F48FD8_12FA1.jpg?e=.jpeg)
周年庆
![图片 图片](/__local/0/2D/FB/FE474743508686DE32B24A3899B_8AF2EB9F_105D4.jpg?e=.jpeg)
除《读者》插图艺术馆的标志之外,红卫设计还与《读者》杂志合作,设计了《读者》杂志创刊40周年和集团创立70周年的标志。
![图片 图片](/__local/1/ED/5F/87FFFA478CF478C40CABAE2504C_05DD29AA_8EA53.png?e=.png)
![图片 图片](/__local/D/00/0A/515F9B68487B76EB39C2FE11BB4_660EE277_19BE2.jpg?e=.jpeg)
![图片 图片](/__local/B/5F/AE/C4DEBF169E5CF61E6EA515E01C0_2BBDC1C1_1E711.jpg?e=.jpeg)
(图 \文 :视觉传达设计系 王红卫教授)